历史文化知识:蛟潭窑柴燃料产区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5日

历史文化知识:蛟潭窑柴燃料产区

              蛟潭窑柴燃料产区位于浮梁县蛟潭镇礼芳村、建溪村,是明清时期可持续窑柴山林产运系统的典型代表,构成要素包括礼芳村窑柴山林及古建筑群、建溪窑柴水路运输遗存,面积473.1公顷。

       蛟潭窑柴燃料产区是昌江上游窑柴产业遗存中的典型代表,见证了乡土宗族与官府互动下运营的可持续优质窑柴产运系统。这一系统支撑了明清时期镇区瓷业生产激增的窑柴需求,保障了瓷业生产规模和质量,同时维持了产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契合气候水文和生产需求的窑柴加工和漂运方式,也凸显了景德镇手工瓷业在燃料生产端的标准化和极致的成本控制。窑柴产业带来的可观利润也在宗族聚落和祠庙的建造品质上得以体现。

历史文化知识:蛟潭窑柴燃料产区

历史文化知识:蛟潭窑柴燃料产区

       (一)礼芳村窑柴山林及古建筑群蛟潭窑柴燃料产区是昌江上游窑柴产业遗存中的典型代表,礼芳村窑柴山林面积263.19公顷。礼芳村古建筑群位于出产窑柴的群山之中,整体保持传统风貌,展现了支持长期窑柴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文化情感纽带。

历史文化知识:蛟潭窑柴燃料产区

历史文化知识:蛟潭窑柴燃料产区

       (二)建溪窑柴水路运输遗存建溪河道及其沿线的桥梁、码头、堆洲(堆柴空地)组成系统性的水陆运输遗存,承载了一套以窑柴水漂实践为核心的运输体系,节约了运输时间和劳动成本,提升了运输效率,保障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生产激增的窑柴需求,助力景德镇在16至18世纪维持世界瓷业生产中心的地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