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浮梁:从“活态传承”到“沉浸利用”,礼芳古街迎来文化新生
静卧数百年,江西景德镇浮梁礼芳古街以青石为骨、祠堂为魂,默默见证着村落从多姓共居到李氏繁荣、从农耕生活到窑柴兴业的沧桑变迁。如今,这条承载着明清遗韵的老街,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活”过来,它不再是静止的历史标本,而是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生活的“沉浸式文化现场”,迎来属于自己的文化新生。
礼芳古街作为村落的核心骨架,呈“两横四纵”格局巧妙铺展。三纵巷弄如血脉般连接渐渐升高的村前与村后,汇水于前街,形成“玉带环腰”的优美意象,两横主街则曾是礼芳李氏各族支祠堂与宅舍依次排列的舞台,记录着家族间的竞争与合作、兴衰与共济。路面多以青石板铺砌,历经风雨却依旧平整如初,行走其间,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
街道两旁,历史文化遗存焕发新生。华七公祠、九六甲祠堂、六甲大房、姚家井、包家弄、“派衍缘善”闾门、古宅书香、李桃生大宅门楼……这些历经沧桑的建筑遗存均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全面修缮保护,不仅串联起村落的历史文脉,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现在看到这些老建筑被修得这么好,还有这么多年轻人来了解我们的历史,感觉这条老街真的‘活’过来了。”礼芳村村民李日兰欣慰地说道。
而真正让这条古街焕发新时代活力的,是“活态传承”与“沉浸利用”的创新实践。今天的礼芳古街,不再是仅供瞻仰的“博物馆”,而是融入日常、可触可感的生活空间。各类文化业态悄然生根,与传统建筑相映成趣。
礼芳文化服务站不仅成为地方文献与口头历史的传播枢纽,还展售当地特色土产,让游客将这份独特的乡土记忆带回家;恒德祥竹木社以传统非遗技艺精制竹木器物,延续手工温度,传承百年匠艺;礼芳味道、尝来常往饭店、徐记农家乐则以本地食材与家常技法,还原质朴地道的乡土风味;礼芳食杂店、老王百货店依旧保持着街坊邻里的烟火气,成为游客接触本地日常的亲切窗口。
这些业态不是简单“植入”,而是基于历史脉络和社区需求的“自然生长”。它们让古街不再是过去式的存在,而是持续演进的生命体。游客可以亲手体验非遗竹编、品尝刚出锅的本地小吃、在老宅改造成的茶肆中听老人讲述家族往事,甚至参与节庆仪式,成为文化叙事的一部分。
这种“沉浸利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对古建遗存的封闭保护,转而强调人文活动与空间氛围的整体性延续。它不是将历史冻结,而是让历史通过当代人的使用、体验和消费得以延续和创新。
从“活态传承”到“沉浸利用”,礼芳古街的实践为众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复兴提供了新路径。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陈列,而是可以呼吸、可以生活、可以共创的日常。这条穿越数百年的古街,正以从容而自信的姿态,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故事。